投稿
当前位置:首页 >作文题材 > 历史典故 >

赵云为啥叫常胜将军的典故(3)

本文字数:721.5 | 来源:网络 | 作者:佚名 | 时间:2005-12-31 06:33 | 浏览量:

  张飞可没有赵云那样懂得权衡,该杀人杀人,该无礼无礼,莽张飞可不是白叫的。从张飞的及时出现,也颇能说明赵云的临济决断、巧妙周旋与不懈的坚持,都是有依据的,那就是张飞绝不会不知晓,知晓后绝不会不管不顾,有这个强援做后盾,“截江夺阿斗”的成功也就不是偶然的了。

  就决断力而言,张飞确乎不如赵云。小说随后写道:张飞与赵云商议:“若逼死夫人,非为臣下之道。只护着阿斗过船去罢。”乃谓夫人曰:“俺哥哥大汉皇叔,也不辱没嫂嫂。今日相别,若思哥哥恩义,早早回来。”说罢,抱了阿斗,自与赵云回船,放孙夫人五只船去了。

  你看,他作为“三叔”,遇到这种家务事,还需跟赵云商量,足见在张飞日常的意识里,赵云的见地是高于他的。

  对于赵云的常胜之道,姜维的评说可谓中肯,他说赵云“柔贤慈惠曰顺,执事有班曰平”,怎么理解呢?“执事有班”是指严守法度,不逾越职司范围,看似死板教条,其实不然。领导人的所作所为,若失去了法律与制度的底线,那么,任何决断、处置或坚持,都是无效的,非法的,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。而“柔贤慈惠”就是执行力的范畴了,示人以仁义道德、气度胸怀也好,示人以忍辱负重、顾念大局也罢,只要人民群众满意,就当得起一个“顺”字。

  唐代贺朝《从军行》有一句“骑射先鸣推任侠,龙韬决胜伫时英”,他将“龙韬”作为决胜的先决条件,乃真知灼见也。试问,刘备若不是以仁义这个“龙韬”混世,焉能成一代帝业?同样的道理,赵云若不是具有上述三种素质,焉能成常胜将军之美名?朱黼在《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》里论赵云:“可谓深切著明,知天下大体矣。”诚哉斯言。

  • 共3页: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下一页
  • 我要投稿
    热门作文推荐
    随机作文推荐